|
在西部戈壁明珠——嘉峪关市,有一位老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夕阳别样红,爱心献朝阳”的高尚情操,演绎了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人生情怀。他就是曾长期担任过嘉峪关市委组织部部长、市委副书记等职,现任嘉峪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魏晓东同志。
勤于学习,思想常新
“宝刀不磨要生锈,人不学习定落后”。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,并没有因此停止和放松学习,而是树立主动学、终身学的理念,始终保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坚持老干部政治学习制度,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。他深知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,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,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,就得坚持学习。几年来,他坚持每天研读报刊杂志,特别是党报党刊,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、方针和政策,密切关注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,时常把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。
担任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,他尤其注意有关关心下一代方面知识的学习,经常到关工委办公室学习中央、省、市关工委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,认真阅读《中国火炬》杂志,写读书笔记。同时,他还经常把自己的所感所学讲给周围的老党员老干部听,互相讨论,不断提高老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水平。
甘于奉献,工作务实
说起来,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很有缘分,嘉峪关市关工委是1991年成立的,1993年由于领导工作变动进行第一次调整的时候,时任市委副书记、组织部部长的他,就被任命为关工委主任直到2003年退休。2006年,为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,配齐配强班子,市委、市政府研究请他出山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,他没有丝毫推脱和怨言,以强烈的事业心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,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关心下一代的光辉事业中,在全市关工委健全组织机构、壮大工作队伍、抓好督促检查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。
求贤若渴,用热心凝聚关工委队伍。他深知关工委是十分特殊的群众性工作组织,主要由“五老”人员组成,队伍建设非常重要。因此,上任伊始,为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,他充分发挥对干部情况熟的优势,三番五次登门求贤,邀请从领导岗位刚退下的老同事出来担任关工委顾问,并积极物色适合做关工委工作的退下来的处级干部,把他们充实到市关工委组建的理论宣讲组、法制教育组、失足青少年帮教组、科技组、文化市场监督组中来,担任组长、副组长,极大的发挥了这些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热情。在他的带领下,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都积极吸纳“五老”人员,“五老”人员由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名,遍及城乡、学校、企业。
关注要点,用爱心开创关工工作新局面。他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,有计划地协调社会各方力量,促使关工委工作健康有序、扎实稳妥地开展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,嘉峪关市关工委从实际出发,抓住机遇,以活动为载体,每年突出一两个重点,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、理想信念、民族精神的教育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取得明显的教育成效。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加强,大力开展了“心向党、讲品德、明形势、见行动”教育活动。每年开展城市建设成就展、经典朗诵会、大型文艺晚会等受众面广、影响面深的活动,直接参与青少年达1000人次以上。二是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,他积极邀请参加酒钢建设的老同志宣讲以“艰苦创业、坚忍不拔、勇于献身、开拓前进”为内涵的铁山精神,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家乡的情感。三是他倡导在全市各社区关工委以社区市民学校、道德讲堂、四点半课堂为平台,积极开展“爱国歌曲大家唱”、“中华经典诵读”、“双百人物故事会”等活动,培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。组织文化程度高的“五老”和职工免费为孩子们辅导功课。四是积极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。近两年,他个人募集资金30万元,先后救助困难家庭高中学生70余名,救助孤残儿童100余人,有效缓解了弱势青少年就学的困境。
不辞辛苦,用细心促进基层关工委工作。近年来,他每年都有选择地深入几个基层关工委,了解基层关工工作开展的情况。每到一处,他都认真听取汇报,细心了解好做法、好经验,听取基层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好思路、好建议,同时与基层关工委领导座谈,畅谈对下步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以及其他单位关工工作的典型经验,共同学习和借鉴,引导基层关工工作向良好态势发展。通过调研,他还对全市关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,引起了市委、市政府领导重视,得到了高度评价,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。
他,情系下一代,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力量;他,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和辛勤汗水,为我市关工委工作的起步、发展和创新,做了大量卓有实效的工作,可是,他从来都只说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”。
|
|